日照山海天:“1+3+N”护航中小学劳动教育
发布时间:2025-06-09 14:51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马先艳 姚久岭 A+A-
-分享-

  仲夏时节,漫步于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中小学校园,陌上农学院里青苗葳蕤,非遗工坊中陶泥流转,科技劳动教室里创客云集……这片浸润着山海灵韵的土地,正以“做真劳动”培根铸魂,用“真做劳动”启智润心,绘就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壮美画卷。

  研训筑基,让劳动教育行稳致远。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构建三维研训体系,通过政策研读、专题培训、跨省研学,累计开展劳动教育专项学习120余场次,赴杭州、潍坊等地“取经”的骨干教师带回30余项创新实践案例。如今,“劳动教育不是选修课而是必修课”成为全区教育工作者的思想共识,卧龙山小学开发的“茶与中医药”课程在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验收中获专家点赞。

  该区打造的“1+3+N”制度架构颇具特色:以《劳动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总揽全局,配套《工作实施方案》《中小学劳动教育清单》《中小学劳动研学》3 项核心制度,各学校再制定 N 项管理办法。此制度体系如四梁八柱,支撑起劳动教育的立体框架。刚性执行每周1节必修课、每年1次研学实践和1个劳动周的“1+1+1”课时制度,辅以常态化课外劳动,保障全区中小学生年均劳动实践时长超过50课时。推出的“劳动学币”评价体系,让4.2万名学生的成长轨迹变得清晰可见、具体可感。在山海天实验小学,每名学生都拥有专属的《劳动教育成长手册》,从收纳整理书包到科创文创,从研学实践到成果展示,300余项劳动技能见证着成长的年轮。他们将“幸福地创造幸福”劳动价值观融入“历海”劳动教育品牌,助力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劳动之美,收获成长的喜悦。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构建起“农耕传承、海洋探秘、非遗匠心、科技创新”四大课程群。如今,40间特色劳动教室、31处校外实践基地、7条精品研学游路径编织出全域育人网络。其中,青岛路中学“创·生涯”课程孵化出47项科技创新作品,省级研学课程“游东方旸谷,品国医精髓”实现年接待研学学生1.2万人次。当二十四节气遇见STEAM课程,当黑陶技艺融入物理原理,劳动教育在全区绽放出跨学科融合的智慧光芒。

  融合增效,促劳动教育历久弥新。在安哲小学,学生制作的衍纸艺术品走进民宿成为文旅名片;在两城中学,节气课程穿起历史与生物的知识链条;龙山路小学“海绵校园”项目问鼎全国大赛。全区培育了七大“一校一品”劳动教育品牌,从“耕读传家”到“红星闪闪”,从“茶韵悠长”到“创客空间”,每个都是地域文化与教育创新的深度对话。

  “劳动教育不仅仅要流汗出力,更要启智润心。”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区以山为脊、以海为怀,使劳动教育在传承中创新,在融合中升华,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山海力量。

作者:马先艳 姚久岭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平邑县金银花实验学校: “五育并举”绘新篇 朵朵花儿竞绽放

“老师,您看我种的向日葵马上就可以采摘啦!”9月的一天清晨,在平邑县金银花实验学校的农场里,五年级学生王梓轩指着银盘般的 ...

10-09 10:36《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菏泽市牡丹区都司小学:用普通话“密码”解锁家乡方言

“爷爷,您说的‘清起来’,用普通话是不是‘早晨’的意思呀?”近日,在菏泽市牡丹区都司镇的集市上,都司小学学生邢梓茗站在一 ...

10-09 10:4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莒县库山乡中心小学构建“课程+实践+评价”三维劳动教育体系

近日,在莒县库山乡中心小学劳动实践基地里,学生忙着采收白菜、萝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年以来,该校以“培养劳动技能、 ...

10-09 15:2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