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角色。在实际工作中,高校辅导员要不断寻找优化方法,才能真正把准高校学生工作的“脉搏”。“督、读、笃、度”,就是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条块,根据内容侧重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寻找有力抓手,既突出重点,又防微杜渐,是优化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一种有效路径。
政治思想引领——朝“督”暮责
高校辅导员的重要工作职责是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但当前,很多青年学子对思想政治问题仍存在模糊认识,对社会现实仍然缺乏深入认知,督促引领大学生关心时事政治、培养社会责任感,把个人发展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成为思政工作的当务之急。辅导员应该坚持讲政治、提站位,把督促指导学生加强理论学习、提升理论修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通过组织各类班会、报告会、党小组会等让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真正入脑入心。要经常性给同学们讲党课、思政课和形势政策课,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对于个别思想认识不到位,甚至有不良思想苗头的学生,要通过谈心谈话等方式加强批评教育和耐心指导,使其思想尽快回到正轨。
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让青年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感知中国,增强学生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在政治思想引领中,只有常叮咛、勤督促,毫不懈怠、毫不放松,才能积极应对新形势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挑战,使青年学生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能够在先进的理论武装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把思政工作巧妙地融合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社会实践中和学风建设中,使青年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通过自身感悟来正确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认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
学生事务管理——熟“读”深虑
辅导员承担着大量事务性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辅导员工作的生动体现。辅导员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校园安全稳定、困难学生资助、就业指导、校园文化建设等。要在繁杂中做到井井有条,忙而不乱,就要做到熟“读”深虑。辅导员要谙熟关于学生的各种规章制度和管理规定,能够在不同方面给予学生不同的指导;要熟知每位学生的情况,能够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帮助;要熟悉学业引导、心理咨询、就业指导方法,以便在学生出现问题时及时应对。
辅导员不能停留在事务性工作表面,要深入到日常工作背后,多思考凝练管理学生的方法和策略。在工作过程中,辅导员要形成自己的学生事务运行方式,确保无盲点、做到面面俱到;建立各项工作的标准和流程,确保不盲从,做到有章可循;了解学生所想、所急和所盼,确保不盲目,做到心中有底。辅导员只有在熟悉各项工作的基础上,才能把握大学生心理规律、内在需求及行为规律,才能当好“一根针”,穿起“千条线”。
学生权益诉求——“笃”思明辨
辅导员是学生与高校沟通交流对话的主要桥梁,学生的诉求大多通过辅导员向学校反映。大学生自我意识强,富有个性,日益关注自身权益,诉求方式越来越多元,QQ、微信、微博、抖音等都成为他们表达和表现自己意愿的媒介。对于学生各种途径传递的诉求,辅导员要细心询问、耐心倾听、仔细甄别、及时反馈,避免舆论的持续聚焦造成不良影响。对于反映次数多、诉求意愿强烈的事件,辅导员要深入学生群体中进行调查研究,收集可靠的一手资料,准确地掌握真实情况,对事情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有清晰的判断和清醒的认识,以便正确引导舆论。
对于学生的合理要求,辅导员要正面引导、积极回应,努力协调多方力量进行解答和解决,真正做到学生诉求有响应、困难有帮助、服务有质量;对于不合理的要求,解释原因、分析利弊,及时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减轻学生的压力和焦虑情绪。常解学生忧,方能常暖学生心,只有沉下心、沉下身、沉下力,脚踏实地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学生的权益得到维护,问题得到解决,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管理工作。
师生关系构建——张弛有“度”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氛围,能够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敞开心扉,让老师走进学生内心。辅导员首先应该明确,自身是“引领者”,并非“领导”,不能板着脸子、端着架子,不能高高在上、冷冰冰拒学生于千里之外。辅导员是“管理者”,更要在“管”字上做文章,使学生感受到轻松愉悦,能充分表达个人意见,允许学生个性发展。师生关系的构建中,辅导员最好具有“磁铁”功能,充满“吸引力”,能主动将学生吸引过去。
师生关系的和谐不等同于对学生触碰底线或错误的一味纵容,对于触犯校规校纪和屡教不改的学生,辅导员应按照管理规定不姑息不迁就,严惩不贷。在一张一弛的分寸中,辅导员身兼“严父”和“慈母”,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会想到辅导员,主动求助;学生在遇到“红线”时会想到辅导员,及时止步。在严管和厚爱中,让学生感受到辅导员的魅力和用心,使学生愿意交流、愿意倾诉、愿意寻求帮助,学生能在与辅导员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高校辅导员工作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不断提高工作策略,优化工作路径,寻找有效着力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才能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积极贡献。
(姜春燕,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研究员)
作者:姜春燕
编辑:史守静
历史不仅仅需要被铭记,更需要以生动而深刻的方式传承。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