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独立爱上独立
发布时间:2021-03-04 09:34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王庆环 A+A-
-分享-

  如果一个3岁的孩子不小心打碎了杯子,身为父母,你会怎么做呢?

  是责怪孩子然后生气地去收拾碎渣,还是泛泛宽慰比如说“没关系,下次小心”,抑或是严重警告孩子以后不许碰杯子?

  如果从培养独立人格的角度看,这三种做法都不利于孩子独立人格的养成。想要自己拿杯子喝水是孩子探索世界、掌控环境的需求,是一种独立意识的萌发,无论是责备还是宽慰,都不能让孩子体会到行为的后果、获得能力的提升,警告则更会让孩子为了避免受到惩罚而放弃尝试,变得唯唯诺诺和人云亦云。面对这种情况,父母首先要做的是让孩子共同承担事情的后果,比如请孩子去拿簸箕,和父母一起清扫残渣。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乘机告诉孩子要用胶带把残渣缠起来包裹好并且留下字条以避免清洁工人受伤。更为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如何拿稳杯子避免以后打碎,让孩子通过练习切实掌握这一能力,并且以后创造更多的条件让孩子去运用这种能力而非限制它。

  自我意识和渴望独立是人之天性,但是独立人格的形成却并非一朝一夕,是一个从认知建立到情感体验再到行为养成的过程。正如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所言“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能力的形成会让孩子产生自我效能感,也就是自己有信心利用所拥有的能力完成事情。而自我效能感和独立完成某件事情后的成就体验又会促使孩子形成更强的独立意识,愿意并勇于去独立思考或解决更多的问题。独立人格就像肌肉一样,是能通过锻炼而不断增强的。孩子成长过程中充满了“打碎杯子”的情况。如果父母能够放手和赋能,既给予孩子选择和尝试的机会,又给予其方法和策略的支持,促进其能力的提升,就能让孩子从愿意独立走向学会独立,进而爱上独立。

  也许,父母真正的强大并不在于能给孩子多少庇护,而是能够让其更好的“远离”。就像教育家斯宾塞给他13岁儿子的信里所写的那样“亲爱的孩子,这一天终于到来了,不管我们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你都将要走进一个崭新的世界,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人生的道路只有自己去走,所以我不能一直牵着你的手,把你完全地从这里带到那里。我能够真正给予你的,只有对你坚定不移的支持。我愿意给你一些指引,把我的经验告诉你,但这些都代替不了什么,一切还得由你自己作出抉择,并承担相应的责任。让我最满足的是,你已经具备了起码的科学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希望你能好好利用它,走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王庆环)

作者:王庆环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新生宿舍,为何异性家长止步?

宿舍管理是新生接触高校教育的“第一堂课”,其背后的理念与温度,直接影响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初始印象。

09-01 08:57“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历史不仅仅需要被铭记,更需要以生动而深刻的方式传承。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我 ...

09-01 09:2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让伟大抗战精神滋养时代新人

当青春校园沐浴和平阳光,当琅琅书声取代昔日炮火,我们尤需在历史的回响中凝望,让那段血火淬炼的伟大抗战精神,如甘泉般滋养新 ...

09-02 08:44山东教育新闻网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