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适当“浪费”时间又何妨
发布时间:2020-11-17 15:08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罗义安 A+A-
-分享-

教育是需要“浪费”一些时间的,但不少有焦虑情绪的家长不想“浪费”哪怕一点时间。孩子不“浪费”时间如何成长呢?比如,假日小队活动,就是让孩子们聚在一起,把时间“浪费”掉,在“浪费”时间的过程中,孩子们有了自己的感悟和收获,才得以成长。近日,一名小学校长在杭州市教育局组织的“家校共育座谈会”上发言时表示,部分家长的焦虑、对孩子期望较高是学校的一个痛点。

学生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并非只有学习。可是,在许多家长和老师看来,孩子的成长,不是身体、精神和心灵的成长,而是分数的增长。因此,许多学生的日常生活被家长和老师控制,变得单调而单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够顺利地学习。”可见,让学生适当“浪费”一些时间,既是学习的需要,更是成长的需要。

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具有专业性和影响力。学校不让学生“浪费”时间,家庭就更不会让学生“浪费”时间。因此,让学生“浪费”时间,要从学校做起,为家庭做示范,用行动说明“浪费”一些时间是必要的,用事实证明适当“浪费”时间是有效的。

一则,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把可以“浪费”的时间还给学生。学校不能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有其客观原因,如教师结构性缺编等,但更多的恐怕还是主观原因,质量观狭隘,重视考试学科,轻视非考试学科,导致音体美的课时常常被挤占和挪用,从而使学生失去了可以“浪费”的时间。因此,学校要按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且严格按照课表上课,把学生可以“浪费”的时间还给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机会。

二则,减少作业量,为学生留下可以“浪费”的时间。学生作业多是不争的事实。不少学校布置作业,不是以“题”为单位,而是以“张”为单位,一个学科一张试卷,学生根本没有可以“浪费”的时间。因此,要想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锻炼、去游戏,学校就要严格控制每天的家庭作业,降低作业难度,减少作业数量,为学生留下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让学生去“浪费”,自主而自由地成长。

三则,评价学生不“唯分数论”,让学生敢于“浪费”时间。各地都有明确的要求,不得公布考试成绩,更不得排名。可是,有的学校和老师虽然没有公开排名,却在变相公布成绩和排名。如果学校和老师评价学生“唯分数论”,家长怎敢让孩子去“浪费”时间?一旦孩子的成绩下滑,孩子不仅要挨批评,家长还要承担连带责任,被老师数落。因此,要想家长敢于和乐于让孩子“浪费”时间,学校就要改革学生评价机制,不“唯分数论”,为学生“浪费”时间提供支援。只有这样,家长才能为孩子留下自由支配的时间,孩子才有时间去“浪费”。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家长毕竟不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出现焦虑情绪很正常。但家长也要适当转变观念,不能认为只要孩子不是在学习就是在“浪费”时间,把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参与的其他有意义的活动都认为是在“浪费”时间——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把众多中小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学校要引导并指导家长消除焦虑情绪,只要家长能够看到“浪费”时间对孩子成长的作用和价值,就会与学校和老师一道陪着孩子“浪费”时间,收获成长。(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罗义安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新生宿舍,为何异性家长止步?

宿舍管理是新生接触高校教育的“第一堂课”,其背后的理念与温度,直接影响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初始印象。

09-01 08:57“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历史不仅仅需要被铭记,更需要以生动而深刻的方式传承。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我 ...

09-01 09:2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让伟大抗战精神滋养时代新人

当青春校园沐浴和平阳光,当琅琅书声取代昔日炮火,我们尤需在历史的回响中凝望,让那段血火淬炼的伟大抗战精神,如甘泉般滋养新 ...

09-02 08:44山东教育新闻网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