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自救背后的安全教育
发布时间:2020-11-30 10:48 来源:山东教育报作者:李明 A+A-
-分享-

据报道,2000年7月7日上午,浙江余姚一栋住宅楼突然起火。楼上一户居民家中,只有9岁的姐姐成思亿和弟弟、妹妹在家,家中没有大人。情急之中,姐姐带着弟弟和妹妹,利用原先所学的消防安全知识,在第一时间正确呼救,并采取“弯腰低姿摸墙捂口鼻”的防护措施,成功自救逃生。

成思亿的火场逃生本领是在学校里学到的,而这种“教科书式”自救,靠的是学校扎实的日常安全教育。

有数据显示,全世界每30秒就有一个孩子因意外伤害而死亡,数字十分惊人。近年来,儿童少年因溺水、交通事故、火灾等受伤或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要防止和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重要的是加强安全教育,让学生知道在什么样的危急情况下如何做,如何逃生和自救。

2017年9月7日,成都金堂县金龙镇街道上一处民房突发大火,房内一个9岁女孩“照老师教的”躲进湿被子,隔绝了大火产生的有害气体,为自己争取了获救的机会,随后被进屋营救的消防员救出火海。据介绍,女孩所在学校平时开设了安全教育培训课,其中包括火灾逃生培训。可见,安全教育有与没有是不一样的。正是由于接地气的“忙于前”的安全教育,才让置身火海的9岁孩子得以平安脱险。

被誉为“最牛校长”的叶志平,在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其所在的学校桑枣中学全体师生安然无恙,无一人伤亡,原因何在?主要是得益于学校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平时注重安全教育和安全疏散演练。地震来临时,仅用1分36秒,全校2300余名师生安全冲到操场上,并以班级为单位站好队。这样的奇迹不是歪打正着,不是机缘巧合,而是日常重视安全教育的结果。

“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安全工作忌“亡了羊”而后“忙补牢”。保障学生生命安全,需要“防于前”,从保障设施安全、加强安全教育入手,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传授相关安全常识与实用技能,比如如何妥善应对地震、洪水及火灾等灾害,如何安全用火、用电、用气,交通出行中的应知应会等,努力提高学生的自救能力。

枣庄市薛城区常庄街道西南联小 李明


作者:李明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新生宿舍,为何异性家长止步?

宿舍管理是新生接触高校教育的“第一堂课”,其背后的理念与温度,直接影响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初始印象。

09-01 08:57“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历史不仅仅需要被铭记,更需要以生动而深刻的方式传承。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我 ...

09-01 09:2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让伟大抗战精神滋养时代新人

当青春校园沐浴和平阳光,当琅琅书声取代昔日炮火,我们尤需在历史的回响中凝望,让那段血火淬炼的伟大抗战精神,如甘泉般滋养新 ...

09-02 08:44山东教育新闻网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