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向父母要“试错权”是不听话吗
发布时间:2020-12-11 14:23 来源:中国青年报 A+A-
-分享-

“我想进行尝试,我就是想错一错!”据媒体报道,在湖北武汉中学近日进行的亲子沟通调查中,有学生这样呼吁。记者了解到,在关于学生是否“听话”的调查中,超过五成家长认为孩子“不听话”,而超过七成孩子却认为自己“听话”,双方在亲子沟通的有效性上出现了偏差。学生们普遍“吐槽”,家长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强加到他们身上,却忽略了他们是有思想的独立个体,并呼吁父母:“请给我们试错权!”

近段时间,家庭作业变“家长作业”、如何正确地进行教育惩戒等新闻频频引发争议。一边是无奈的家长,一边是委屈的教师,其实双方的“拉锯”,都是为维护孩子的权利。此次高中生喊话父母要“试错权”,提醒父母多听听自己的声音,尊重其本人的意愿。

尽管此次调查有疫情期间学生较长时间居家学习的特殊前提,但亲子沟通中的冲突和障碍并不少见。影视作品中,从《小欢喜》宋倩和女儿英子矛盾不断激化,到《听见她说》小雨控诉被母亲的爱压得喘不过气,都引发社会强烈共鸣,反映了家长过度干涉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现实生活里,既有“辅导孩子写作业被气病”的吐槽,也有对孩子返校“万兽归笼”的欢呼,戏谑表象之下,亦流露出家长内心的些许苦涩。

高中生向父母要“试错权”,是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提高的表现,他们变得更有主见,有不断尝试的勇气,并希望和家长平等地沟通,打破以往亲子关系的局限。从“父母也许是对的,但孩子的想法也不一定是错的”“我们学到的东西和世界观与父母有差异,但要求同存异,尊重差异,也要换位思考”等表达中,不难看出,孩子的诉求并非出于叛逆心理,而建立在理性思考之上。这无疑代表一种积极的指向。对此,家长理应及时反思家庭教育的不足,调整节奏,适当放手。

给予孩子“试错权”,意味着双方要建立起更多信任。家长的角色定位从“主宰”转变为“陪伴”,要倾听和尊重孩子的意见,而不是只以“听话”为标准,按自己的意愿为孩子规划成长路径。相应地,孩子也会愿意敞开心扉,和家长剖白内心真实的想法。在此过程中,亲子间的争议逐步弥合、矛盾慢慢化解,才会有和谐的家庭关系。

给予孩子“试错权”,意味着将选择的自由交给孩子,让孩子经由切身体验去获得独一份的感悟。须知,人生不是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的算术题,也没有哪种生活方式绝对正确。前人的经验再丰富,路还是要孩子自己走。

当然,这不是鼓励孩子知错犯错,在大是大非面前,家长依然有必要引导和保护孩子。这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监护人,拿捏好分寸尺度是一项极大考验。家长要在孩子“撞南墙”时做好保护措施,也要在孩子失败后进行积极的心理建设,避免孩子的行为损及他人权益或伤害到自己。有时,孩子也应理解和感激家长的付出,遇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

当家长的爱不再是一种束缚,当孩子敢于理性试错,这种潜移默化的改变也会传导到家校关系、师生关系等方面,最终改善孩子整个的成长环境。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新生宿舍,为何异性家长止步?

宿舍管理是新生接触高校教育的“第一堂课”,其背后的理念与温度,直接影响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初始印象。

09-01 08:57“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历史不仅仅需要被铭记,更需要以生动而深刻的方式传承。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我 ...

09-01 09:2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让伟大抗战精神滋养时代新人

当青春校园沐浴和平阳光,当琅琅书声取代昔日炮火,我们尤需在历史的回响中凝望,让那段血火淬炼的伟大抗战精神,如甘泉般滋养新 ...

09-02 08:44山东教育新闻网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