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教 > 悦读 > 正文
春到人间草木知 风有信来花不误
发布时间:2025-02-05 15:58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姜子涵 A+A-
-分享-

  “山河大地做织机,百花如锦柳如丝。”四季轮回,景色迥然;花草树木,风霜雨雪。此一时,鲜衣怒马、春风得意;彼一时,一声惊雷,雨打浮萍。《岁时记》,是凭古诗词寻时令节气之美。

  读一本书,阅尽人间四季,似察觉草木未萌之际;似体悟过清风拂花;似受过炙热的骄阳;似点燃深秋激情,听枫叶摇曳枝头;似于寒风瑟瑟中,瞥见嫣红洇散、残雪点点。

  王国维曾言:“诗词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是国粹的代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诗词是耀眼的瑰宝,必不可少,一如时令节气,中国独有。读书,读史,读诗词,多读才有利于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的地位坚如磐石。

  就像袁行霈说的:诗词是文化的根,是文化的灵魂,是文化的精髓,因而更需要读。读好书才能让自己去行“万里路”。

  此番带着对诗词和时令的向往,打开《岁时记》去阅读吧!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用诗词解释这个耳熟能详的口诀,岂不美哉?

  用“小楼一夜听春雨”去解释雨水,用“雷动风行惊蛰户”解释惊蛰,用“梨花风起正清明”解释清明……我认为,你也会无法自拔,沉醉此间。这就是这本书的独到之处。

  《岁时记》里还有什么?还有春种花,夏听蝉,秋风扫叶,冬天围炉,烟雨空蒙,流水浮灯,剪一把春韭,再许一个琉璃梦,把酒言欢,醉了星斗,老了山河。

  诗、词、曲是时令的化身,也是历史的缩影。一如此书,也有历史的身影。诗词引时令,诗词引历史。

  《岁时记》里的杜甫是昔日的裘马轻狂,浪漫瑰丽,箜篌响,胭脂媚,一出场就艳得惊人;水墨长卷上,数点氤氲烟生,纯粹到华丽,耽美到蚀骨;伴着樽杯酒香,笙歌乐舞,弥漫了长安的夜色。也是经历安史之乱后戛然而止曾经的风流倜傥,变成对天下苍生的悲,以及对国家与民族命运深沉的忧。淡雨疏烟里,太多不曾释怀的往事泛黄了,骨子里的清愁便随着一杯茶的余温越过了万千光阴的门楣,循着雨的跫音一路寻它遗留在人间的踪迹。

  你若想从一本书里品诗词、展时令、普历史,那就打开《岁时记》去阅读吧!来一次穿越千年的旅行,就像春风,不需翘首以盼,不必心心念念,所有相逢都是注定。

  (作者系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

作者:姜子涵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萤火照我还

阔别30载,此番归乡,宿于前衡鱼三村岳母家。薄暮时分,我信步村巷,竟邂逅小学时的李永昌老师。先生年届九旬,精神矍铄如昔。

08-08 09:24《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品读古镇青驼

前些日子,我回到蒙山东麓的青驼镇,与苍郁的群峰对话,同清澈的河流私语,煦暖的风吹热了烙印在生命深处的记忆,众多鲜活的故事 ...

08-08 09:28《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北疆行记

离开新疆石河子的那个清晨,大巴车驶过宽阔的街道,行道树在晨光里投下细碎的影子。我举着手机,想拍下几张城市的路牌以作纪念, ...

08-08 09:5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