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昌忠代表:让人工智能教育“名副其实”
发布时间:2021-03-11 13:54 来源:科技日报 A+A-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致2019年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的贺信中指出,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但近年来的人工智能+教育,有时却有些“名不副实”。

人工智能如何与教育融合,也是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教育厅厅长蒋昌忠思考的问题。3月10日,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应把人工智能教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组织开展该领域核心问题攻关研究,各部门协同完善人工智能教育政策制度体系。

蒋昌忠指出,近年来,我国在“为人工智能培养人才”和“利用人工智能变革教育”两方面都做了大量探索,但是从当前发展状况来看,不管是人才培养,还是教育变革,都存在明显的供需矛盾。

在人才培养方面,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底座还不实。蒋昌忠说,现在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人工智能素养的关注度还不够。中小学人工智能普及教育存在标准缺失、跨学科课程体系缺乏、师资匮乏、课外与课内资源对接不够等问题。“这容易造成未来5—10年中国人工智能人才体系结构性失衡,可能进一步拉开我国智能人才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蒋昌忠提醒。

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虽然教育领域的人工智能产品众多,但大多还停留在噱头层面。很多地方虽然打出了“智慧教育”“智慧校园”的旗号,但有限的智能化仅仅是在管理工作中有所体现,基本没有对教学产生实质性影响。而且,人工智能技术用于教育教学,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是否会损害个人隐私等问题,还需要得到进一步解答。蒋昌忠注意到,一些人工智能设施设备在教育场景中的应用,出现了对学生的能力、心理、习惯、认知产生负面作用的苗头。

蒋昌忠建议,应将人工智能教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予以统筹部署和推动落实。工信部、科技部、教育部等部门可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行业重点工作规划。各部门也要协同建立相关产品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准入制度、监管机制和评估体系,鼓励并引导国内一线企业深度协同,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发展。

要解决人工智能和教育的互动关系问题,研究是基础。蒋昌忠认为,可以围绕人工智能教育领域基础理论、核心关键共性技术和公共支撑平台等方面需求,科技部门与教育部门共建前沿科学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基地;以交叉前沿突破和国家区域发展等重大需求为导向,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创新主体联动,推动国家级创新基地的培育。

对那些农村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则可以加大中央财政的人工智能教育资金投入。“有些教学点常年缺乏英语老师,部分农村学校和民族地区学校的语文老师普通话水平低。合理推广适配的标准化人工智能教育产品,能切实解决他们的问题。”蒋昌忠强调。

(本报记者 张盖伦 科技日报北京3月10日电)


编辑:曲珈熠

相关阅读

新生宿舍,为何异性家长止步?

宿舍管理是新生接触高校教育的“第一堂课”,其背后的理念与温度,直接影响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初始印象。

09-01 08:57“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历史不仅仅需要被铭记,更需要以生动而深刻的方式传承。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我 ...

09-01 09:2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让伟大抗战精神滋养时代新人

当青春校园沐浴和平阳光,当琅琅书声取代昔日炮火,我们尤需在历史的回响中凝望,让那段血火淬炼的伟大抗战精神,如甘泉般滋养新 ...

09-02 08:44山东教育新闻网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